上周四,也就是10月5日炒股配资网站找,美国芝加哥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大规模鸟类非自然死亡事件。至少一千只正在南迁的候鸟撞上了麦考密克会展中心——北美最大的会议中心之一,不幸集体死亡。志愿者们至今仍在方圆两公里的范围内搜寻,因为很多鸟类并非当场死亡,而是在重伤中挣扎后离世。
芝加哥鸟类碰撞监测中心负责人安妮特·普林斯表示,这是他们记录到的单日单栋建筑导致鸟类死亡数量最多的一次。她强调,已发现的尸体只是冰山一角,仍有许多鸟类葬身隐蔽角落。与此同时,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的布伦登·萨缪尔斯教授指出,秋季正值候鸟迁徙高峰,仅在芝加哥上空每天就有超过150万只鸟飞过。本次遇难的鸟类包括田纳西莺、隐士画眉、美国山鹬等多种鸣禽,而死亡总数还在统计中。
展开剩余70%事实上,鸟类撞击建筑的事件几乎每天都在上演。据美国鸟类保护协会的估算,每年约有十亿只鸟因此丧生。迁徙季节尤其危险,恶劣天气如逆风、暴雨、雾气会让它们迷失方向,而人造光和玻璃幕墙则是致命陷阱。玻璃映射出的天空,对鸟类而言就是一条“看得见却走不通”的道路,它们本能地飞过去,最终以惨烈的方式结束生命。
现代城市中高楼林立、玻璃遍布,鸟类世代沿袭的迁徙路线瞬间变得陌生。尤其在夜晚,光污染让它们更难辨认方向。讽刺的是,麦考密克会展中心本身还是“芝加哥熄灯”计划的参与建筑之一,原本意在减少光污染,谁料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叠加迁徙高峰,导致了这场悲剧。研究显示,哪怕只关闭一半灯光,都能让撞击事故大幅减少。
当然,完全要求所有大楼整夜关灯并不现实,毕竟夜晚还有不少人在工作。但如果能在特定迁徙高峰夜晚统一行动,效果也会十分明显。同时,科学家们也在开发工具,用于预测鸟类最活跃的夜晚,帮助城市采取针对性措施。除此之外,改用带有图案或点状标记的玻璃,也能打破反射效果,给鸟类提供清晰的辨识信号。
鸟类对生态系统至关重要。它们不仅能在森林大火后的废墟中播撒种子,助力环境恢复,还能控制因气候变化而激增的昆虫,保护人类与农业安全。部分鸟类甚至直接成为人类的食物来源。如果有人发现因撞击受伤的鸟,最好将其放入不透明的小盒子中安置,避免惊慌挣扎加重伤势,然后交给相关动物保护组织救治。
这场突如其来的悲剧,再次提醒我们:人与自然共生,不能让发展速度远远超出生态的承受力。愿更多人重视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,让天空依然是鸟儿自由翱翔的归途。愿每一只生命都能在迁徙的路上平安到达目的地。
发布于:山西省倍悦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